高尔夫运动进入国内大学,首推深圳大学1995年创办的高尔夫学院。该学院1997年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具备民办公助性质和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高尔夫专门人才的高等办学机构,被公认为中国高尔夫高等教育的领头羊。继深圳大学之后,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先后也开设了高尔夫课程,进行高尔夫的高等学历教育。面对目前广东省内开设高尔夫课程的高校不断增多的形势,如何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扩大高校高尔夫人口,确保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巩固人才培养阵地,极有必要从现状调查入手。作为广东省内高尔夫高等教育的首批专业院校,对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高尔夫休闲管理专业和广州大学高尔夫经营管理专业三所院校的高尔夫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调查研究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通过对三所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结合调查问卷和部分学生访谈的方式,综合资料分析研究,找出广东省内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有效对策。这对于提高广东省高校高尔夫课程水平,促进我国高尔夫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师资队伍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学校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可知三所高校的高尔夫球技教练员人数较少,最多的只配备有3人。分析原因:第一,高尔夫本身就属于一种高消费的运动,因此其相关课程也是属于高成本的科目,并且球技训练已经不是高校所设置的必修课程,加之其费用消耗高,一般家庭条件良好且对球技又有浓厚兴趣的专业学生才会选修;第二,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较为疲弱,国内专业高尔夫球技教练员的资源严重缺乏,截至2007年5月,通过中国高尔夫协会相关资质考试(由连续4天的平均成绩在80杆以内的技术考试和相关理论考试组成)获得CGA认证的职业教练一共才205名,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全国目前光球场就达到了400家左右,所以,对于学校来讲,要聘请高水平的职业教练指教谈何容易。而聘请国外专业高尔夫球技教练员的花费又过于高昂,使得近年来高尔夫球技教练员人才的需求失衡。
从学历结构上看,三所高校的高尔夫专业所配备的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和资历都是较高的,但由于高尔夫在中国高校开展的时间短,且多数高尔夫教师是属于“半路出家”的,因此对高尔夫的教学还多处于探索阶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总结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案。而且高尔夫课程在院校中大部分都被作为旅游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目的主要是适应社会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并非为了培养专业的高尔夫教练或是运动员,因此对教师的项目专业水平的要求也不高。
其次,教师人数还是相对较少,一个教师同时教授几个专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且教师普遍教授高尔夫专业课程的资龄较短,由于该课程较之其他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篮球、足球等普及率高的课程开设较晚,结合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大背景——我国体育高等院校一般不设高尔夫专项,专业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空白的。因此,这就需要高尔夫专业教师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自己,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
而雄厚的师资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保障,师资力量薄弱是一个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高尔夫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实体,在国内教育界更是基本无人涉足,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面对现实中的中国高尔夫,其教育的发展方向、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整个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方法都无前车之鉴,必须自己摸着石子过河。由于大多数教师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的,因此往往缺乏高尔夫专业教育,也缺乏实践经验,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同时教师大多缺乏亲身实践经验,许多与实际联系紧密的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往往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有关介绍高尔夫赛事组织的课程,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机会亲自参与赛事的运作,对赛事的策划、宣传、人员的分配和组织、赛事对场地的要求等整个赛事流程都不甚了解,因此课程内容只能选择一些理论性较强,侧重于一般性的赛事组织相关知识介绍,如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赛事或是影响力较大的高尔夫赛事、比赛方法等。因为教师资源的严重缺乏,导致许多教师需身兼数科,将相对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准备这数门课程,影响课程质量。教师资源的短缺往往导致了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等一系列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
关于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使用
在这三所高校中,高尔夫专业课程的设置虽然有所差异,但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共性,均开设有:高尔夫竞赛规则、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建造、高尔夫草坪管理、高尔夫俱乐部管理、高尔夫市场营销、高尔夫概论以及高尔夫球技。这说明了高校对于高尔夫专业教育还是非常重视高尔夫草坪及项目管理所相关课程的设置。通过对高校的实地调查与访谈了解到,学校的领导大都认为草坪管理是高尔夫课程的核心,只要有足够的条件,就会开设此类课程,并提供具体实验室及场地,如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已经拥有了独立的草坪实验基地以及实验室,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高尔夫草坪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真正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对于球技方面,大都设为选修科目,对学生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
此外,暨南大学还开设了球童管理课程。在球会管理中,球童是球会最宝贵的资源,开设球童管理的相关课程,能帮助学生更深一层的了解球童这一特殊行业,认识到管理好球童是管理好球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尔夫管理人才。而广州大学除了同样开设有高尔夫球童训练课程外,还开设了第二外语(日语)的课程。在目前中国高尔夫市场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日本和韩国球手会选择到中国的球场打球,开设了第二外语课程,让学生除了掌握良好的英语水平外,还多掌握了一门语言,能更好的和球会客人沟通,有助于增加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教材是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学习形式的根基,如果没有好的教材,宏观的课程目标就会失去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就无从实现。三所院校都过多地关注球场管理(即所谓的高尔夫管理),培养方式笼统,希望培养一个多面手,而往往使得各细分项目都不精长。加之缺乏学科研究成果和专业建设的必要人员及设施设备,高尔夫专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随意性都较大。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往往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开设课程,而非从专业教学的系统合理性进行设置。与此同时学校的课程内容虽然较为广泛,但大都存在着内容空泛,知识的应用性和操作性都较差,课程容量大但信息量较少,并且往往偏重于功能、作用、职能等原理性的常识性知识介绍。
关于学校“软件”和“硬件”设施的配备
学生对高尔夫专业知识的理解除了课堂上教师的教授,参加校外高尔夫专业人士的讲座或研究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掌握。但由于高尔夫教育在我国发展仅数十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水平较低,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高尔夫专业人才严重欠缺,因此学校的高尔夫专业探索与企业或高尔夫协会的合作办学,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系统的培养模式,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关于询问学生在正常上课期间,学院是否有安排业内人士或者知名学者做讲座或是研究,深圳大学70%的学生认为“有,但是很少”;暨南大学65%的学生也是表示“有,但是很少”;广州大学53%的学生表示“有,但是很少”,有约37%的学生甚至表示“从没有”。而在与学生的访谈了解中,可得知,三所院校的学生都表示说如果学院有组织专业相关的座谈会都会很有兴趣参加。大多数学生表示因为当初选择高尔夫多半不是自己的意愿所向,因此刚步入学院的多半是对高尔夫毫无了解的,而参加此类讲座不仅能帮助他们从课堂外的另一面去了解高尔夫,也可以给他们提供机会去认识中国高尔夫业界内的其他非教育类的知名人士,能大大增加他们对高尔夫的兴趣。
除了给学生提供参加讲座或是研究的机会,学校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丰富学生对高尔夫的理解和认识。如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就与深圳观澜湖球会合作参加了高尔夫世界杯的志愿者服务工作,通过参加此类高尔夫大赛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球场设计、赛事流程以及运作等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多的实战经验,也能反应了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此外学院还拥有自己独立的高尔夫社团,经常在校内或是校外举办高尔夫相关的活动或小型赛事,除了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普及高尔夫文化知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这项运动。暨南大学为推动高尔夫知识在校内的普及和营造校良好的关于高尔夫规则礼仪的学习氛围,在高尔夫管理专业开办之初策划了每年一届的高尔夫知识竞赛。定位为精品项目的高尔夫知识竞赛,全过程采用英文答题方式,不仅还原再现了原版高尔夫礼仪规则的内涵,更加提高了学生的英文水平和应变能力,实现了大学专业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共享和文化的氛围的共融,有力的推动了高尔夫知识文化的普及。
问卷结果同时显示了缺乏实践同时是三所院校教育的问题之一,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也无法完全理解理论知识的运用,而高尔夫作为一项运动,本身需要亲身参与,才能更好的理解其管理工作。缺乏实践也无法造就出出色的管理人才。
除了广州大学高尔夫经营管理专业有其签订协议的高尔夫球会实习基地,将学生的大学四年的实习分为了认识实习、服务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层次,并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进行实习外,其他院校大都由于许多球会对学生的课程实习普遍不是很支持和理解,因此造成学生实践机会少,学习也只能大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导致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广州大学因为提供了较多的实习机会,切实加强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确保了学院每届实习生综合能力强及较强的达到70%。
由于高尔夫场地造价很高,因此目前大多数开设有高尔夫课程的院校一般拥有的多为简易的练习场,没有独立的正规球场。而场地建设受阻的原因也主要是经济和政策方面的制约,首先是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闲土地以供给高校建设自己的高尔夫球场,其次就是学校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高尔夫场地的建设以及维护的全部费用。因此,在调查的院校中,大多采取了与社会上的高尔夫俱乐部联合办学的模式,在教学期间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据调查了解深圳大学目前已拥有独立的练习场以及深圳市龙岗公众高尔夫球会的教学实习基地;暨南大学拥有高尔夫运动机理教学等多个实验室以及深圳名商高尔夫俱乐部等知名高尔夫球场为代表的多个教学实习基地;而广州大学是在广州大学城有在建高尔夫练习场一个,并与番禺莲花山高尔夫球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这三所院校教学设施的配备在广东省其他开设有高尔夫专业的院校中是属于中上水平的。
在国外高尔夫管理专业一般归属于工商管理或市场营销专业,而我国高尔夫管理专业则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既有归属于工商管理专业,也有归属于社会体育、旅游管理、草坪管理等专业。因为缺乏学科研究成果和专业建设的必要人员及设施设备,因此高尔夫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随意性都较大。专业课程的设置容易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往往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开设课程,而非从专业教学的系统合理性进行设置。而目前,广东省高校高尔夫课程教学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