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记者冯会玲)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12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将公布第二季度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情况,同时对今年上半年的土地、矿产违法违规情况作总体介绍。
昨天晚上,国土资源部已经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对第一季度挂牌督办的6起案件的处理情况,6起案件中有两起和高尔夫球场有关。
【国土资源部2011年第一季度挂牌督办案件处理情况通报】
从2004年开始,国家就陆续下达了近10个针对高尔夫球场建设的禁令。然而,7年过去,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什么高尔夫球场建设屡禁不止?
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土地学会顾问董黎明看来,执行不力和监管缺失两方面的原因都存在。从立项开始,开发商和当地一些部门不惜以各种名义掩人耳目,在建设过程中侵占农田、林地,而相关执法部门则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球场的建设能给当地带来不小的经济利益。
董黎明:建高尔夫球场不单纯是一个体育项目,开发商搞高尔夫球场往往跟房地产的开发特别是高档住宅别墅还有一些休闲中心捆绑在一起。这样的话,虽然搞高尔夫球场并不赚钱,但是如果把这些东西算在里面,它的利润就很高了。第二个问题是,很多地方认为搞高尔夫球场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往往是默许或者睁一个眼闭一个眼,是支持的,我觉得是个误区。
当然,我国高尔夫球运动的需求与日俱增也是球场建设勃兴的原因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教授叶剑平昨晚在接受《新闻纵横》值班编辑谢朝曦采访时表示,与其对高尔夫球场建设“一刀切”,不如及时疏导。比如,可以开发绿化荒地来建设球场,这样既能保护生态,又能满足对此项运动的需求,一举两得。
叶剑平:客观的说是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就是社会有这个需求,特别是08年奥运会后把高尔夫作为奥运会项目,就有人以体育训练等的名义就搞。是需求我们堵,堵了又没有疏,所以出现了现在的状况。与其一味地堵,视而不见,还不如就适度地疏,也就是要严格审批,经过综合评价。比如说对环境不能造成危害,不能占用农地等等,就是基本的一些指标。一些废弃的地,用市场的方式投入把它绿化改造作为高尔夫球场,我觉得对生态、对当地对高尔夫的需求都能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