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发展
第一节 概论
一、公众高尔夫球场概念
国际上对公众高尔夫球场相关概念和分类上研究得比较细致的国家是美国,美国高尔夫基金会(NGF)、美国高尔夫协会(USGA)等相关机构对标准、非标准以及其他类型高尔夫球场和球场设施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建立了较系统的分类标准,依据经营类型总体分为:私人高尔夫球场、度假型高尔夫球场和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其中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是指那些不管是否为会员都可以进入的球场,球场至少提供一定的时间可以对公众开放,球场也许卖会员证,也许不卖会员证。这类公众准入型球场又可划分为以下四类:日收费型高尔夫球场、半私人制高尔夫球场、市政高尔夫球场以及军队高尔夫球场,具体分类体系详见表9-1。苏格兰从高尔夫球场管理的角度将高尔夫球场划分为三类:会员制高尔夫球场、市政高尔夫球场和商业性高尔夫球场,其中市政高尔夫球场是苏格兰高尔夫的一大传统,这类球场就是典型的公众高尔夫球场,基本建立在公共场地上,主要目的是为当地居民提供较便宜的高尔夫球场设施。
表9-1 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的分类体系
国内部分学者对美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分类体系存在一定的歧义,歧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半私人制高尔夫球场是否应该划分到公众型高尔夫球场中,而对于市政高尔夫球场属于公众球场基本认可。吴若成和李昆等(2005)认为如果参照美国相关标准,我国现阶段高尔夫球场绝大部分都属于“公众高尔夫球场”,因为我国绝大多数球会都是半私人制高尔夫球场,如此算来,我国公众高尔夫球场的比例要高达95% 以上,远远高于美国“公众准入高尔夫球场”70%多的比例。综合吴亚初(2003)、刘家明(2003)、郁小平(2005)、敖勇(2005 )、马宗仁(2008)、李霞(2008)、陈曾琼(2008 )、廖宁(2008)、梁海燕(2009)等相关文献中对公众高尔夫球场以及大众化发展的相关研究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赋予了以下的基本特征:① 大众性;② 公共性;③ 公益性;④ 公共交通的便利性;⑤ 平价性。但他们对公众球场概念的界定较模糊,不具备权威性,直到2010年11月9日,海南省文体厅(2010)《海南省公众高尔夫球场认定试行办法》的出台,对公众高尔夫球场概念的界定才具有官方性权威指导意义,具体见表9-2。《办法》中指出公众高尔夫球场是指为普及高尔夫球运动、培养文明礼仪,提高公众体育文化素质而面向公众开设价格低廉的体育锻炼、休闲健身的场所。强调公众高尔夫球场应当坚持为平民大众服务的原则,依照政府的规定向公众提供低价格、大众化和文明优质的服务。《办法》还明确规定,公众高尔夫球场应符合国家高尔夫场地的设计标准(标准18洞以上),并保持良好的管理和优质的球道及果岭。门票价原则上不高于所在市县普通球场实际收费标准的三分之一,球会不设会员制。并对球场建设标准、收费标准、开放标准以及必备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表9-2 海南省文体厅对公众高尔夫球场的界定
如上所述,国内对“公众高尔夫球场”赋予的含义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众消费水平,打球的价格能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符合大众的消费能力;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群采用准入政策,在一定的市场基础上拥有规模较大的消费群体;毗邻城镇,能够依靠公交系统顺畅抵达;降低场馆会所等其他附属设施的建造标准,人员配备从简,凸显高尔夫的体育运动功能等。
根据以上的含义,同时结合国内外公众高尔夫球场的相关概念,我们对“公众高尔夫球场”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公众高尔夫球场是指为普及高尔夫球运动,不发行终身会员证,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开放的标准型高尔夫球场。只要遵循不发行终身会员证、向社会公众公开开放、标准型球场这三个基本条件,就是公众高尔夫球场,这是公众高尔夫球场有别于其他球场类型最鲜明、也是最基本的特征。这个定义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普及高尔夫球场运动是公众高尔夫球场开发与运营的主要目标。与传统会员制球场与日付费球场主要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不同,中国公众球场承载着普及与发展高尔夫球运动的社会责任,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2)不发行终身会员证并不等于不能发行会员证。会员证的种类有很多,在不发行终身会员证的同时,球会可以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通过开发设计短期的会员证等方式获得比较稳定的经济收益。
(3)向社会公众公开开放这里是指这一类型的球会不设置准入门槛,在营业时间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都可以进入球会,也可以满足国外人士的消费需求。为了解决过度拥挤的现象以及球场草坪维护的需要,就必须对这一尺度制定科学的标准并进行流量控制,例如优先权制定,预约制度制定,价格制定,拥堵对策制定等。
(4)球场建设标准问题。这里明确提出公众高尔夫球场必须符合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尔夫球场建造要求。可以建造成标准级别公众球场,也可以建成锦标赛级别球场,前提必须是18洞及以上球场,具体要求见表9-3。
表9-3 标准型高尔夫球场建造关键指标
(5)关于盈利性与公益性问题。绝大多数民众认为既然是公众球场就应该有一定的公益性,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当前中国属于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一个产业或产品不讲究盈利,它的生存就不会有可持续性,所以定义中没有将这个概括进去。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提倡公众高尔夫球场应该以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进行经营,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实质上也是一种公益性的表现。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并不是指不能盈利,采用科学和有效的经营与管理手段,通过适当的盈利来维持球场基本运作和收支平衡是每个球会最基本的任务。这主要是针对当前普遍的球会所有者过于追求暴利,急于在短时间收回成本,而采取的种种不利于公众准入的方法。
(6)公众球场所有权归属问题概念中没提到。也就是说所有权可以允许多元化。可以政府主导,也可以是市场主导,还可以是政府和市场机构协调主导。就像美国的球会一样,所有权可以是所属于乡镇、城市、州政府或是国家的政府机构,也可以是一个集体、社区、企业、集团等。
(7)投资构成问题,概念中也没有提到。绝大多数人认为,既然是公众性的高尔夫球场,就是等同于一种公众基础设施建设,那么投资的主体就应该是政府机构,但是这无形中间就加大了政府的经济负担。作为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现代社会,可以发挥市场主导原则,投资构成可以是任何机构或个人。
根据以上对公众高尔夫球场概念的重新界定,我们可以轻松的区分公众球场与国内其他类型球场。同时按照这一分类标准,美国公众准入型球场的分类标准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其中包含的市政球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球场。
二、公众高尔夫球场起源
世界高尔夫球运动起源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多数人认为世界高尔夫球运动的诞生在700多年前的苏格兰(谭受清,2003)。那里最初的球场建立在海边带有沙丘的公共地段,被称为“林克斯”球场(linksland)。早期的这些“球场”通常是自然形成,位于沿海、江、河边的公共地带,土壤虽然贫瘠,但是排水情况良好,非常适合草坪草的生长,粗犷的环境是兔子藏身的好地点,也是牛羊家畜吃草的好去处。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最终促使了最初草坪的运动功能,就在这迷人的地带,第一批高尔夫球手们就发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活动。本地人用这一活动来打发时间,而且费用很便宜,因为是公共地带,任何人只要有球和球杆就都可以免费来玩。这种早期苏格兰“林克斯”风格球场所具有的任何人可进入性、低价格性、公共性特征正是现代公众高尔夫球场所具备的基本雏形,因此可以认为公众高尔夫球场是源于早期在苏格兰“林克斯”风格球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也可以理解为世界高尔夫球运动是首先源于在公众高尔夫球场上进行的运动。而私人俱乐部是在公众高尔夫发展的基础上,经历了400多年后才发展起来并不断成熟(马宗仁,2008)。这项运动在不列颠群岛开始流行后,逐渐传到世界各地,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美国等。
第二节 典型国家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
国外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和日本。本节选择有代表性的美国、英国和韩国进行典型分析。需要特别申明的是美国公众高尔夫球场是指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public access golf courses),英国公众高尔夫球场是指市政高尔夫球场(municipal golf courses),韩国传统意义上的公众高尔夫球场实质就是指大众高尔夫球场。
一、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发展
(一)发展历史
美国高尔夫的发展源于一种私人的游戏,第一个私人高尔夫俱乐部成立于1888年1890年,第一个为公众开放的高尔夫球场出现,即位于纽约Pawling 镇的9洞Dutcher高尔夫球场,该球场现在还在运行。美国第一个18洞公众高尔夫球场成立于1895年,是坐落在纽约布朗斯区的Van Cortlandt Park 高尔夫球场。在该球会的鼎盛时期有许多杰出的高尔夫球手曾经在该球场打球,包括Babe Ruth,Willie Mays,Joe Louis 和The Three Stooges,期间,虽然有部分富有的人群涌到私人制高尔夫球场去打球,但是公众高尔夫球场变得越来越普及。在美国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开发与大力发展共有三个迅猛发展时期:19世纪20年代;19世纪60~70年代;19世纪90年代,现存大约一半以上的公众高尔夫球场设施是在这三个时间段出现的,仅在19世纪90年代许多开发商因为容易获得融资机会因此在国内就兴建了约3000多家18洞日收费型以及其他类型的公众球场设施(Beditz and Kass,2010)。
现今,美国公众高尔夫球场中70%的球场建成经历了约100年的时间,而剩余约30%的公众球场发展历程用了仅仅20年。美国相关学者把推动公众球场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像早期的Bobby Jones以及后来的Arn唱ie、Jack 等球星为该项运动的大众化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个原因是美国的公众球场为公众提供了足够可支付得起的消费价格,最终促使高尔夫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不幸的是,高尔夫供需相对稳定的关系逐渐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打破,一些依托高尔夫地产、定位高端的日收费球场不断出现,这类公众高尔夫球场为了追求高品质标准无形中提升了外加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很多甚至没有经过实地调查就贸然动工,最终导致供过于求的市场现状。因此面对激烈竞争市场、高额的债务、高额的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许多公众高尔夫球场不得不进行改革或调整;进入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美国高尔夫行业的供过于求的困境逐渐体现,许多高尔夫球场的财政存在着一定风险,据美国高尔夫基金会估计,有1500~2000家公众高尔夫球场正面临着严峻的财务问题,主要集中在独立9洞球场、较低价格球场、不规则Par3洞型球场以及低密度人口区域球场,另外也包括那些定位高端且高负债的球场。部分经营不善的公众球场不得不面临关闭,在过去的三年中平均每年有125家关闭,美国高尔夫基金会预测未来美国每年约有100~150家球场将可能会关闭。
(二)美国高尔夫球场类型总体构成
美国高尔夫球场设施主要由私人制高尔夫球场(private golf course)、度假型高尔夫球场(resort golf course)以及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构成(public access golf course)三大类构成,表9-4所示,截止到2005年美国共有19344座高尔夫球场设施(美国统计局对高尔夫球场设施的普查是每五年一次),其中传统型的高尔夫球设施共有16052家(NGF,2006):私人制球会4265家;度假型球场有798家;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有10989座,所占比例为68.5%;私人制球会4265座,所占比例为26.6%;度假型球场798 座,占比例的4.9%;其他类型的高尔夫设施共有3292座,占总数的17.0%。以上数据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public access golf course)所占68.50%的数据,它与传统大家描述的美国公众球会占到了总比例70%的说法一致,总体上说明美国公众球场占很大的比重,公众球场是美国高尔夫球场设施的主导地位。
表9-4 美国高尔夫球场类型总体构成(2005年)
各类型球场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发现:美国私人高尔夫球会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约107.92亿美元,日收费型和半私人型高尔夫球场约为141.84亿美元,市政、军队和大学的球场约为31.82亿美元,度假高尔夫球场约为19.74亿美元,练习场约为6.65亿美元,迷你型高尔夫球会约为4.29亿美元。以上共创造了约为312.2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传统型高尔夫球场创造了约为301.34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其中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所占的经济比例为57.63%,私人球场占35.82%,度假型高尔夫球场占6.55%,练习场、迷你型高尔夫球场等其他类型的高尔夫球场所占总经济效益的比例很少,只占3.50%。结合上面数据得出,美国传统高尔夫球场类型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中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会是普及程度最高的经营形式,其次才是私人球场和度假球场。球场数量的分布比例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基本成正比。
(三)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特征
1、公众球场数量多、市场占有率高
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占现有球场设施比例的68.50%,是美国高尔夫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2、公众准入型球场大多以非标准球场为主、大众参与程度高
以美国中部城市爱荷华州为案例研究,该州44%的球场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大于三分之二的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是属于9洞高尔夫球场,足够支付得起的价格加大了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参与率,而俄亥俄州16%的参与率成为美国高尔夫参与率最高的城市(美国平均高尔夫参与率为10%),同时有超过90%高尔夫人口选择在公众球场消费。可见,美国公众高尔夫的发展对整个高尔夫产业的发展与普及起着极其重要的贡献。
3、公众高尔夫球场开发与运营过程中的低成本性
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的开发依据球场的豪华程度以及设施配备程度其开发成本有差异,经济型球场成本在500~600万美元;中档球场在600~800万美元;高档球场在800~1000万美元;最高端球场在1000~1400万美元左右,具体球场特征与主要支出情况见表9-5。
表9-5 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的开发成本
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后期运营的成本因天气、草坪种类、场地设计、球手群体水平、水质等不同而有极大变数。许多美国公众球场运营商的年维护费用参照以下规则执行:年维护的正常费用一般以球场果岭收费价格的1万倍计算,例如,如果一个18洞公众球场的果岭费为10美元,那么该球场的年维护费用大概为10万美元。也有根据天气以及地点不同,公众球场年维护费用在每公顷3800~15100美元。但总体相对中国国内一贯追求高品质、高标准球场的建设要求而言,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的开发和运营都表现为低成本性。
4、平价性
高尔夫球运动的大众性往往与平价性呈正比,项目的消费价格符合大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自然参与的人群就多,有市场就会造成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吸引消费的关键就是价格因素,平价性是美国公众高尔夫球场最大的特点,如表9-6所示,我们参照美国格罗顿市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的消费价目表来看美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平价性。美国格罗顿市公众准入型球场按建造的标准程度区分为不同规格的球场,如标准型球场与Par3洞球场;按照球场经营类型有市政型与日收费型球场,虽然球场的管理和维护比不上私人高尔夫球场的精心和专业,但依然是发球区、果岭和球洞样样俱全;球场的开业年限看有上到百年历史的球场也有近几年新开业的球场;球场在价格制定过程中,根据本地与非本地消费者制定差异性的消费价格,数据显示本地居民18洞最低价格为15美元,最高为96美元,总体上本地居民平均消费价格为34.33美元,非本地居民为35.67,差异不大。15~40美元这样的价格对美国普通民众而言还是有能力消费得起的。更有资料记录在美国公众准入型球场,打一场高尔夫有的甚至只需花6~7美元(林永革和杨亮,2005)。
表9-6 美国格罗顿市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的消费价目表统计
5、多元性
美国高尔夫的整体发展主要是通过市场需求机制来宏观调节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整个高尔夫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造成了目前全面开花结果的壮观局面,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主要表现在球场建设类型的多元化,从“练习场—非传统型公众高尔夫球场设施—非标准公众高尔夫球场设施—标准型公众高尔夫球场设施”的建设类型都具有一定的比例,满足各类人群的消费习惯与消费目的;其次公众球会的产权所有上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私人制的日收费型公众球场、市政球场、大学球场、军队球场以及半私人制公众球场等都能满足社会所需;在营销模式上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美国对以上四类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营销模式的运营都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6、社会性
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众多的公众球场为社会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也为这项运动提供了社交娱乐运动的设施与场所,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可以广泛的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来,提高了美国民众的生活品质。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以及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美国许多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建立在已关闭的垃圾填埋区或废弃的旧矿区,使废弃的土地得到有效的改造与利用,对开拓荒地、恢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也具有积极意义。
(四)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主要开发方式
1、公共土地租赁
公私合作是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开发最常见的方式,最传统的方法是将公共土地以租赁的方式,出租给私人团体,由私人实体负责球场的开发和运营。这种情况的前提是,公共机构有可供选择的剩余土地,租约人负责球场的建设与运作,必须以公众球场的形式运营,球场的租约一般为30~50年,在租约期间私人实体必须支付一定的租金或以球会每年一定比例的收入支付租金,一旦租期届满,本球场将无偿归还政府。
通常租赁协议的内容是多样化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租赁的期限一般为30~50年;最低固定年租金通常从最初运营不到10万美金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球场收入的增多最低租赁金额可以提高到每年25万美元或更多;租赁协议可以是涉及每年收入总额的5%~15%(包括果岭费、球车费以及其他打球费用);租金也可以是从球会食品和饮料总收入的3%~5%,也可以是专卖店销售毛利的5%~10%中提取。如参照表9-7关于加州Mile Square 公众球场的租赁协议内容。
表9-7 美国加利福尼亚Mile Square 公众球场的租赁协议内容
优势:与其他合作方法相比,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由于有长达30年以上的租赁期,所以最重要的因素是双方应该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协商的形式对租赁协议的各条共同把关,达成双方一致的、能实现双赢的合作方式,同时作为公共机构又承担着最小的风险,作为租赁人而言,有政府的支持和长时间的租赁允许足够的时间为其产生一个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摊销投资成本提供了保障,而且租赁付款额度在运营的初期可以通过双方谈判将租金谈到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直到球场成熟运营后租赁的付款额度开始加大。这些都可以通过双方的协商来灵活操作。
劣势:这种方法最主要的风险是必须依靠一个强大的高尔夫市场环境,只有通过产生足够的收益,才可以补偿球场持续发展的运作费用,以及为投资者收回资本成本的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另外,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失去控制与操作的能力,很明显,公私合作与合营成功的方式必需建立在双方互利、互信的基础上;不利的因素是,通常在大多数情况下,低息或免税的政策不常用于这类方式。
2、土地奉献
部分私人开发商希望将自己的社区打造成以高尔夫为向导的高端社区,为了获取周边商业用地的开发权,他们愿意无偿奉献一部分土地给政府作为交换。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政府机构可能没有足够的土地,但是却希望在当地打造一个公众高尔夫球场,这是双方通过沟通达成协议。一般而言,私人开发商需要贡献约120~150英亩的土地,这些土地往往位于不宜建设的用地,一般情况下,政府机构负责对这一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开发和运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协商。
优势:对于私人开发商而言,无需建造和运营球场就能从高尔夫周边土地增值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对政府机构而言,无偿获得的土地,能够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公共娱乐的设施。
劣势:对政府机构而言,也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他们主要担心在自身的财政是否有能力在当地建设和运营一个公众球场,同时担心这个球场建设的必要性;从私人开发商从获取利益的角度看,与其奉献一块土地建公众高尔夫球场还不与卖出这块地建私人制高尔夫球场,然而,从最近的情况看,这种方式产生的附加值也是很可观的。
3、“交钥匙工程”
这是属于上述第二个方式中的特例,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私人开发商无偿提供一部分土地,并建立一个公众高尔夫球场,工程完工后将球场以“交钥匙”的形式转交给政府机构,政府机构按照双方制定的协议内容为当地负责道路、通信、电力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这种方式通常运用于大型高端社区同时政府对社区有一个严格的建设规划布局。
优势:政府机构以很少或几乎没有成本支出就得到一个公众高尔夫球场的所有产权;对于私人开发商而言他拥有更多的球场设计与建造控制的权利,他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自行的设计与建造一个与周边房地产项目协调一致的高尔夫球场,可以最大限度的创造附加利益。
劣势:对于私人开发商而言,他为获得周边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权以及土地附加增值项目,作出了巨大投资。在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政府往往实行严格规划与控制,在这些地方也许是私人开发商获取开发权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对于政府机构可能带来的弊病主要有两个方面:① 公众球场工程的设计与建造的质量可能会导致后期高额的运营与维护成本;② 不成熟的市场可能导致产生的收益不够弥补日常正常的运营与维护费用,因此需要政府长期的市政补贴。
4、融资政策下的私人制公众高尔夫球场
开发与建设一个公众高尔夫球场最关键的障碍是融资,由于一个高尔夫球场的设计、建造到草坪成坪整个周期时间很长,并且最初运营的几年内利润空间很小,除非这一地区有着强劲的高尔夫市场,如果以传统的方式融资,单靠球场的收益可能无法偿还本息,同时早期的球场运营可能难以产生较理想的投资回报率。但是与商业机构不同的是政府机构没有融资约束,如果该项目确实能获得较低的回报率,政府就可以免税利率借到大额资金。在美国,私人开发商与政府机构以融资的形式联手开发一个公众高尔夫球场的现象有很多,主要方法是政府机构以政府的名义成立公共事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私人开发商签订合同,合约主要内容是私人开发商全权负责公众高尔夫球场、会所以及附属设施的设计与建造,公共事业发展公司利用其融资权力给私人开发商出售免税通报(COP)或类似“参与证书”的市政融资工具,双方承诺以公众高尔夫球场的纯收入来还付本息的资金。政府机构的普通基金为债券的持有者提供了额外的安全性保障。球场建成后通常交给专业的高尔夫管理公司负责运营与维护。通常在未来20~30年内,当债券全部偿还,该球场的所有权归还公共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的政府机构。
优势:政府机构以担保的形式,利用自身的权力以一个较低的或甚至免税利息的优惠政策替私人开发商融资,通常融资协议里包含5年的资本化利息,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这种融资方式更灵活和便利,私人开发商通过使用免税通报(COP)或类似“参与证书”的市政融资工具可以轻易地融到巨额资金;使用这种方式政府机构不需要通过投标的方式去竞选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开发商,与政府合作的私人开发商只要能够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和合理的开发成本就能获得球场的开发权。
劣势:因为给私人开发商做了担保,公共代理机构最终将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与传统的融资相比,公共代理机构借贷资金的能力和程序不一样,虽然通过使用免税通报(COP)或类似“参与证书”的市政融资工具有利于债券的发行但是对公共代理机构在执行政府规定的减税或免税融资政策时容易出现腐败以及违规的现象。
第二节 典型国家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
二、英国市政高尔夫球场发展
(一) 英国市政高尔夫球场发展
英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按照行政区划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英国高尔夫球场总量在全球而言仅次于美国。英国高尔夫球场类型按照球场所有权可以基本划分为三类:私人制球场、市政球场和商业性球场,总体上私人制球场约占3/4,市政球场和商业性球场约占1/4(UK Municipal Report ,2002)。这三类球场在管理与服务上均有其不同的标准与特点。通常私人制球场只为那些支付入会费和年费的人服务;商业性球场大多直到近期才出现,这类球场通常附属为高档酒店,直接从提供高尔夫服务设施中获得利润,或者间接从配套设施中获取利润。英国私人制球场与商业性球场通常都需要购买入会费才能进入消费,但是与私人制球场不同的是,商业性球场的会员对于球会的运营管理没有发言权;而市政球场则是为本地公众服务,本地公众可通过支付果岭费或者购买年卡或季卡等短期卡来打球,这类设施通常由信托公司以及相关委员会代为管理。
如表9-8所示,截止到2000年,英国市政高尔夫球场共计240家,英国市政高尔夫球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20年时间共建有56家市政高尔夫球场;20世纪80年代10年时间发展了67家市政高尔夫球场。部分学者与高尔夫业界人士认为英国市政高尔夫球场市场开发的动力机制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① 发展英国市政高尔夫球场的基本原则与发展游泳项目、休闲项目和其他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一样,英国把市政高尔夫球场当做一种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② 市政高尔夫球场采用低价格运营,价格便宜到能被大众所接受;
③ 低廉的价格常常会导致球场的实际收入会低于运营的支出,这部分亏损通常由当地政府通过议会的形式最终从政府财政中拨款中得到补偿。
表9-8 英国的市政高尔夫球场发展历
(二) 英国市政高尔夫球场特征
1、交通便利性
市政球场是英国高尔夫的一大传统,这类球场大都建立在公共用地上,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通常会选择依靠大城市或紧靠市区,并且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主要目的是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宜的高尔夫设施。英国约有70% 的市政球场设施是建立在城市周围。
2、平价性
以苏格兰为例,据Robert Price(2003)对苏格兰493家苏格兰高尔夫球设施(538个球场)和67家练习场的调查研究发现,苏格兰平日果岭费低于15英镑的高尔夫球会占到了球会总数的40%,其中37%的私人制球场、65%的市政球场和36%的商业性球场属于这一类;而平日果岭费高于50英镑的球会只占球会总数的5%,其中3%的会员制球会、3%的市政球会和15%的商业性球会属于这一类。可见英国绝大多数市政球场平日果岭费都低于15英镑,即使考虑到汇率,把英镑折合成人民币,以这种价格打场高尔夫球我相信大部分中国民众也能接受。
3、高频率使用性
如图9-1所示,英国三种高尔夫球场历年年均打球轮次可以看出市政高尔夫球场历年来的年均打球轮次明显要远高于商业性球场和私人制高尔夫球场,基本年打球轮次都在3.5万人次以上,最高的一年接近5万人次,尽管这种差距到1999年后逐渐缩小,但仍然可以说明市政高尔夫球场使用频率高、负荷大。商业性高尔夫球场和私人制球场的年均打球轮次差别不大,基本相当。另据表9-9可以明显看出,2001年英国市政高尔夫球场在不同标准球场的年均打球轮次均要高于商业性高尔夫球场,所以英国市政高尔夫球场在普及高尔夫球运动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9-1 英国不同类型球场历年年均打球轮次比较
表9-9 2001 年英国商业性球场与市政球场年均打球轮次比较单位:次
4、开发与运营低成本性
据Robert Price(1998)研究中表明,英国18洞球场的建设成本共约150万英镑,其中约20%用于购买土地,53%用来完成18洞球场的建设和球场维护机械的购买,27%用来支付会所的建设和装饰;在后期的球场运营过程中,估计年运营成本约30万英镑,其中球场维护约占42%,会所运营约占25%,管理成本约占33%;在人力资源费用的支付上,英国高尔夫业通常用机械化的操作取代人力资源,Price(2003)研究统计了493家高尔夫球设施(538个球场)和67家练习场,直接雇用的员工约6000名,平均下来每个球场雇佣的员工不足15人,其中还包括部分季节性雇员。
5、低难度性
英国在高尔夫球场难度值评定中与美国USGA的标准有差异,但与中国CR标准相似,通常英国用SSS(Standard Scratch Score)类似于USGA CR,是SGU(Scot唱tish Golf Union)用来评定球场难度的指标,数值介于60~74,数值越大说明球场难度越大,数值越小球场难度越小。Robert Price(2003)研究的57所市政高尔夫球场中,只有两所市政球场难度值高于70,97%的市政球场难度值低于70,其中有65%的球场难度值低于66,相对于中国高尔夫球场难度,大约80%的球场CR值高于70,显然,中国高尔夫球场难度普遍要大得多。
三、韩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
(一)韩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
自1928年印度成立亚洲第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后,高尔夫球运动在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国相继传播开来。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后,亚洲逐渐成为世界高尔夫球运动发展最快的地区。尽管目前这项运动在亚洲仍然属于贵族性的体育运动,没有被大众所接受,但是在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开发与建设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亚洲最具代表性的是韩国。韩国第一家球场建于1950年。近年来韩国的高尔夫球场和练习场数量呈成倍增长趋势。据世界新闻报报道,目前韩国已经建成和在建的高尔夫球场共450多处,总面积为530平方公里,相当于韩国国土面积的0.53%,比首都首尔面积只小一点。此外,韩国各地已经列入建设计划的高尔夫球场还有300多个,几年后,韩国的高尔夫球场可能达到六七百个, 另外还有难以计数的室外、室内高尔夫练习场;在高尔夫人口数量方面,据韩国高尔夫协会报道,韩国高尔夫球消费人群已达400余万,并以每年2%的速度在增长,高尔夫已成为韩国国民普遍和广泛的休闲体育运动。
韩国高尔夫球场从管理与经营的角度主要划分为两大类:会员制球场和公众球场。会员制或对少数人开放的高尔夫球场需购买会员卡或有会员陪同才能进去打球。会员卡很贵,一张从几千万到几亿韩元不等。其中韩国会员制球场包含纯会员制球场、半会员制球场,纯会员制球场在韩国数量很少,半会员制球场既对会员开放也对通过办理年卡和平日卡等短期会员卡的访客开放。公众球场则面向大众开放,在价格方面要远远低于会员制球场。韩国会员制球场与公众球场的数量比例方面可参照2007年韩国的数据,具体如表9-10所示,2007年年底,韩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高尔夫球场数量已达到了347个,其中会员制高尔夫球场占202个,公众高尔夫球场145个(孙庆硕,2008),公众球场占总数的41.79%。总体上公众球场的市场占有率虽然低于美国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的68.5%,但是高于英国市政球场的14%,更远远高于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2%的比例。在打球轮次方面也呈现出高使用性特征, 参照韩国个人休闲工业学院2006年的研究,研究对象中93个公共球场和158个私人球场年总接待1700万轮次,平均每个球场的年接待67729打球轮次。
(二)韩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的动力因素
1.人均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韩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最初也仅限于富人的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韩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万美元的时候,高尔夫球运动开始迅速普及。由于私人制球场的高消费以及预约门槛高要求等因素制约了这项运动的开展,因此这类准入门槛较低的公众球场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快速发展。
2.减少服务贸易赤字
为了减少服务贸易项目下的赤字,这中间包括海外旅行以及海外留学的花销,韩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举措,其中就包含大力发展高尔夫行业。2007年上半年,韩国服务贸易项目的赤字由2006年的89亿美元上升到了106亿美元,增长了19.1%。2006年,韩国人在海外旅行上消费的金额超过了10万亿韩元。由于在韩国传统会员制高尔夫球场打球太贵,所以每年有大量国民前往海外。据韩国个人休闲工业学院研究数据发现,由于临近,以及价格便宜的关系,2006年,大约有63.5万韩国人在海外的高尔夫旅游度假中花去了近11.8亿美元。中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成为了韩国人海外打球的主要选择目的之一。因此,韩国政府认为如果国内的公众球场足够多,打高尔夫很便宜,自然可以将这些人吸引到国内,这不仅可以培育国内的旅游产业,也可以吸引投资,缓解服务贸易项目下的赤字。
3.高尔夫明星效应
当崔京周、魏圣美、朴芷垠、朴世莉等这些韩国高尔夫球顶尖选手们在国际大赛上频频亮相、成为韩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之后,高尔夫在韩国的人气极巨上升,高尔夫球场对韩国人的吸引力也在日趋增强。
4.政策推动力
近年来韩国政府在高尔夫球场建设方面逐渐放宽了一些限制条件,同时韩国政府在鼓励开发与建设公众高尔夫球场方面作了明确的政策规定。首先韩国政府要求建设会员制高尔夫球场的开发商必须同时建设公众高尔夫球场,否则交纳相等金额的公众高尔夫球场建设费;同时对在事业计划或已经登记的公众高尔夫球场限制其转变为会员制球场;在税收方面,2007年韩国宣布了税收减免,以及其他措施以鼓励高尔夫公众球场的建设,以便减少本国人海外旅行的花销;另外韩国政府将申请建设高尔夫球场的时间从5年缩短到4个月,这是促使韩国2007年球场猛增到280个的最主要的原因;为了减少公众球场的开发与运营的成本,韩国财政部部长赵源东表示政府将为农田改建公众球场的那些业主提供税收减免。球场开发商将会获得津贴,而政府会在球场的附带设施,比如浴室上放松条款;当然,这些球场开发与建设的前提是土地必须符合要求,韩国在《高尔夫球场准入基准及环境保护等规定》中规定, “以特别市、广域市或道为单位,高尔夫球场总占地面积超过林业总面积的5%;高尔夫球场规划选址内森林原形保存地保有率未达到20%的”均属于不符合范畴,同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出台了在重要的环境敏感区域限制或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的法规,如在濒危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自然保护区、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考古价值的区域是不允许高尔夫球场建设(崔英淑,2005)
第三节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现状
中国公众球场的开发最早要追溯到1995年12月,香港滘西洲公众高尔夫球场的正式运营,滘西洲是香港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公众高尔夫球场,球场坐落在风景怡人、起伏不平的香港西贡半岛的海岸线上,球场由三个18洞标准球场组成,总共占地250公顷,其中北场、南场和东场的正式运营时间依次为1995年、1996年和2008年。球场主要立足于满足香港大众对高尔夫球运动日益增长的需求,由香港赛马会拨款兴建,整个投资约5亿港币,新落成的东场耗资3亿港元,其中1畅84亿港元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资助,余下的费用由滘西洲公众高尔夫球场公司从储备中拨款支付。而后时隔7年, 到2002年11月,中国内地128家高尔夫球会中才诞生第一家公众高尔夫球场——— “深圳龙岗公众高尔夫球场”,而龙岗公众球场的诞生,开创了一条在中国普及与发展高尔夫球运动的道路和模式。
在中国内地第一家公众高尔夫球场诞生前,国内的高尔夫球场通常分为会员制和非会员制球会两大类,其中是否实行会员制是两者间最重要区别要素,会员制球场又可以分为封闭式会员制球场和半封闭式会员制球场。而非会员制球场则体现为日收费球场和公众球场。如表9唱11所示, 截止到2009年12月,我国348家高尔夫球场中,会员制球场有323家, 占92畅8%,其中封闭式会员制球会51家, 半封闭式会员制球会272家, 非会员制球场25家,仅占总数的7畅2%(朝向集团,2010) , 公众球场只有7家,占总数的2%,折合18洞球场共计10个,公众球场的球洞数也仅占全国球洞数(776个)的2畅3%,其余为日收费球场。这7家公众高尔夫球场分别是香港滘西洲、深圳龙岗、深圳光明、深圳东部华侨城云海谷、云南牧场、东莞凤凰山和海口依必朗高尔夫球场。可见会员制经营模式是我国球场的主流经营模式,公众球场的发展处于极端落后地步。
二、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的特点
1.供给严重不足性
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仅有7家,仅占全国高尔夫球场总数的2%,供给的数量和比例严重不足是制约中国高尔夫球运动普及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2.区域分布不均性
7家球会中有4家分布在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1家,海南省1家,云南省1家,其他省份还没有出现。
3.平价性
公众球场面向广大民众开发,不设置准入门槛,不发行终身会员卡,同时制定的价格整体上都比当地同类型球场消费价格低,有的甚至只参照周边平均价格30%~40%的标准来进行市场定价,真正体现了公众球场的平价性,也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
4.公益性
2002年7月25日,当中国大陆第一家公众高尔夫球场正式运营前,深圳市政府召开三届62次常务会议就议定“公众高尔夫球场属公益性项目” ,目前,中国的7家公众球场不设置准入门槛,向全社会以低于市场其他类型球场约30%以上的消费价格运营,运营过程坚持以公益性为主的导向方针、以不以营利为目的、走大众化发展的路线,周边民意的支持度很高,同时像深圳龙岗公众、深圳光明、华侨城云海谷、香港滘西洲等球场近些年已经逐渐打出了自己的名气与品牌效应。例如2010年,深圳龙岗球场被中高协授予“公众高尔夫之家” 的荣誉称号;2010年,滘西洲新建东场被枟亚洲高尔夫月刊枠读者推选为“亚洲最佳新高尔夫球场” ;2007年,华侨城云海谷被评为“全国最佳球场质量奖” 和“深圳地标球场” 的荣誉称号等。
5.球场建设高标准性
根据本章第一节对标准球场的界定,7家公众球场中除了香港滘西洲南场有一个69杆的标准杆为球场外,其他球场均达到了锦标赛级别的球场。与美国、英国的公众球场相比,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普遍建设的高标准性和高难度性。例如,美国近三分之一的公众准入型高尔夫球场设施是独立的9洞高尔夫球场; Robert Price (2003)研究的57所英国市政高尔夫球场中,只有两所市政球场难度值高于70,97%的市政球场难度值低于70,其中有65%的球场难度值低于66。
6.高利用性
与传统其他类型的高尔夫球场相比,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球场,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年均打球轮次在5万次以上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线20185次(朝向集团,2010),并且是它的两倍多,同时也高于部分高尔夫球运动比较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等。说明中国现有公众高尔夫球场参与人数多、利用率高。
7.球场设计与建造风格的差异性
中国7个公众高尔夫球场中山地球场有3个,丘陵型球场1个,平原型球场1个,林克斯球场2个。整体上公众球场的设计都是依据地形而建,做到了最少的土方量,从而减少了不少的建设成本。
8.开发模式与经营模式的多元化性
中国7家公众球场中有的以政府为主导力量进行开发建设,如深圳龙岗公众高尔夫球场就是在龙岗区政府的主导支持下开发建成,也有以市场为主导力量开发,如深圳华侨城云海谷、东莞凤凰山、香港滘西洲、海口依必朗、云南牧场等,还有结合两者力量协调开发,如深圳光明高尔夫球场等。同时在后期运营管理模式也呈多元化性,他们中有的采用自主经营管理,有的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管理,还有的聘请专业高尔夫管理公司负责运营,华侨城云海谷球场就是聘请深圳朝向高尔夫管理公司负责整体运营。
三、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主要开发方式
(一) 股份合作制方式
股份合作制是指由国家或其他外来投资者共同参股所组成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事业性单位共同开发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形式,其特点是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学校、集体等以土地、劳动、资金等投入形式占有球场股份,通过组建股份制企业或事业性单位来独立经营球场,各股东参与公众球场的经营与管理决策并在正式运营后按股分红。深圳龙岗公众球场就是属于这种开发类型。如表9-12所示,深圳龙岗公众高尔夫球场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公众高尔夫球场,其投资主体主要由深圳龙岗区政府、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深圳高尔夫协会三家,共同投资4200余万元,其中龙岗区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占股权的87%,拥有绝对控股权,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和深圳高尔夫协会共同投资1200万元,各占6.5%的股权。球场建成后,三方通过组建事业单位“龙岗公众高尔夫球场管理中心”,解决了球场经营身份和收费合法化问题。
表9-12 龙岗公众高尔夫球场的股权分配统计
(二) BOT 方式
BOT 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 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
BOT 概念的最终形成是在1984年,由当时的土耳其总理Turgutozal 在土耳其国家公共部门项目中加以应用(Tiong,1990)。BOT 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由于这种模式具有政府不需要负责资金上的投入,政府和投资人以及建设单位之间权、责、利分明,项目回报稳定可靠,主要服务于公众等特点在发展中国家迅速得到广泛运用,在短暂的20多年时间里主要运用于城市供水、节水、供热、供气、公交、道路、桥梁、旅游项目、大型体育基础设施等项目上,国内外在公众高尔夫球场建设领域已经有相关的应用,我国深圳光明高尔夫球场就是属于这种开发类型。据深圳高协主席李广镇透露,深圳光明球场由民营企业投资,由深圳光明新区区政府出地,区政府出资约5000万~6000万元负责相关拆迁费用,给开发商提供用地,球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由民营企业自主投资建设与经营,经营期为50年,特许经营期到期后,球场所有权归还政府。理论上而言,当前在我们的国情下引入BOT 模式进行公众高尔夫球设施市场开发将是一条适应范围广、高效、快捷和多赢的普及发展高尔夫球运动的模式。
(三) 村集体经济方式
这种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开发类型通常是由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村集体开发经营的。
由村领导带领村集体来开发公众高尔夫球场。球场的资金来源通常源于村委集资的形式,土地为集体土地。建成后由村委会组建运营管理公司,由村委会集体管理。目前东莞凤凰山公众球场就是属于这类型球场。据东莞市高协主席郑锦滔介绍,经全村集体协商同意,在村支书邓耀辉的带领下,东莞凤凰山高尔夫球会由村委会自筹资金6000余万元,由村委会建筑施工单位自主施工,先后于2006年7月前9洞球场正式运营,后9洞于2008年正式运营,2008年下半年又着手筹建新9洞,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为27洞标准山地型球场。该球场的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球场的后期运营也归村委集体自行管理,同时解决了村委及周边300余人的就业问题。
(四) 企业独立开发方式
这种类型的公众高尔夫球场由国有企业、私人企业或民营企业独立开发建设和经营。建成后由企业独立经营或委托相关高尔夫专业公司负责运营。企业通过每年交付一定的土地租金以及行业税收等形式回报社会。这种开发方式需要企业拥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同时还需建立在交通位置较好的地方,交通位置不好,后期的运营会很难做。我国深圳华侨城云海谷高尔夫球场和云南牧场高尔夫球场就是属于这种类型。云海谷高尔夫球会是由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公司投资的东部华侨城项目下的一个子项目,企业资金雄厚。在场址选择上,云海谷高尔夫球场就坐落在东部华侨城“云海谷”体育公园主题功能区内。球场总规划为36洞,其中一个18洞公众高尔夫球场,一个18洞会员制高尔夫球场。云南牧场高尔夫则是由民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投资,总体规划也是36洞球场,一个是公众球场,一个是会员制球场,目前公众球场已经建成并运营。这两个球场都是采用“先公后私”的经营模式,先开发公众高尔夫球场后开发私人会员制球场,这种“一公一私”的球场经营模式,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要,同时又起到普及与推广高尔夫球运动的作用。对未来兴建更多的公众高尔夫球场很有借鉴意义。
(五) 外资独立开发方式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国家在外商投资高尔夫的立场上由曾经的鼓励支持转为限制进而到禁止的动态转变过程。如福建省《关于加强外商投资高尔夫球场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闽府办1993]1号文件中曾经明确提出外商投资兴办高尔夫球场,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繁荣经济,美化城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应当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2007年商务部57号令《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出台,在“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第十类“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将“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经营”设为外商禁止投资。但是早期还是有部分球场由外商投资兴建并独立经营,其中有些球场一直延续到现在。海口依必朗公众高尔夫球场就是属于这种类型。据依必朗高尔夫球场总经理谢晋江介绍,球场始建于1993年,由台湾籍私人老板投资兴建,球场最初定位为会员制球场,建成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多年来球场的经营业绩一直不很理想,2009年8月1日经海口市文体厅批准正式转换为公众球场,消费价格由球场和海口市文体厅共同协商制定,同时文体厅承诺,转成公众球场后,球场的营业税将下调到3%,超过的税收将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转发下来,由此它也成为海南省首家公众高尔夫球场。这类由外资参与兴建与运营管理的球场,未来出现的可能性很少,除非通过像依必朗这种转制的形式。
(六) 政府与第三部门联合开发方式
“第三部门”是指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组织之间,依靠会员交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以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为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它是现代社会中以非营利为目的、以自愿性、半自愿性或半强制性的方式实现公共利益的一种组织形态(卢文云,2006)。政府机构与第三部门联合开发与经营公众高尔夫球场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投资主体则为第三部门。后期的经营由第三部门通过组建运营公司的形式运营,由于双方都是处于非营利组织形态,所以公众球场的后期运营基本保持自负盈亏,球会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营,充分保证了它的公众性。我国香港滘西洲公众球场就是属于这种类型。滘西洲是香港首个及唯一的公众高尔夫球场,球场由三个18洞标准球场组成,总共占地为250公顷。球场开发的最初动机是源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赛马会合办的一个向香港市民推广与普及高尔夫球运动的社区计划,土地由香港政府免费借出,赛马会作为第三部门捐资5亿港元负责对球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修建,球场建成后不需会籍,无须入会,球会以不以营利为目的,自负盈亏的机构,对本地、外地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采用差别定价策略,球会的后期运营由香港赛马会代政府管理,赛马会是球会独立运营机构。
四、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 供给严重不足与发展极不平衡性
整体上,目前从中国高尔夫球场发展趋势来看,各个地区高尔夫的发展水平、普及程度和拥有球场的数量基本上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因此也带来高尔夫球场在全国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大致呈现由东部向西南部、中部、西部地区渐次减少的态势,大部分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中心城市,其中又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云南、海南等旅游热点城市近来高尔夫球运动发展迅速,东北、西北及中部地区则相对较少,在一些偏远省份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尚没有高尔夫球场。但是其中公众球场的发展是比较走极端路线,绝大多数是采用封闭式和半封闭式的经营方式,公众球场与会员制球场相比,比例严重失调,同时现在的公众球场基本出现在珠三角经济区地带。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整体数量严重不足、比例过少导致的供需失衡对这项运动的普及与开发非常不利。
(二) 定位问题
在高尔夫球运动引入中国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和社会对其认识上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即将其归结到娱乐的范畴,而淡化了它的体育运动本质;归结为贵族和少数人的专利,而淡化了群众参与和普及;归结到了一种纯商业、高消费的活动,而忽视了它的大众特征和社会综合价值。在此认知基础上,公众普遍视高尔夫球为贵族专利,腐败温床,与己无关,而予以反对。政府视高尔夫球为少数人的专利、脱离群众、与民争利、损坏环境等,从而限制建设高尔夫球场,提高其税率,限制其活动和发展。
(三) 政策支持度不够
目前国家和地方相关政府机构根据高尔夫行业的特点,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与法规,主要包括:高尔夫球场建设与经营资格准入政策、高尔夫球场建设征地政策、高尔夫规划与项目管理政策、高尔夫用水政策、高尔夫相关税收政策以及高尔夫相关知识产权政策等,整体上这些政策法规仍处于对高尔夫行业的限制为出发点。近段时间国家或地方针对公众高尔夫发展出台了部分相关政策法规,同时在实际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也给予公众球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诸多的方便,但是从长远而言,政府对公众球场的支持度还不够,涉及面不广,未来我们期望政府将这些小区域试点的公众球场,在开发与运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制定全国性的针对公众球场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政策。
(四) 媒介宣传不够
也许是由于中国高尔夫行业整体处于被政府限制的原因从而导致各公众球场都处于比较低调的状态,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许多公众球场都不被大众所知。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内各种媒介对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宣传报道太少有关,各种媒介出于追求经济利益方面考虑,大多集中报道以传统的会员制球场和商业性球场,报道中习惯性的凸显高尔夫球运动奢华与尊贵的一面,而对以大众性、公益性和平价性为主题的公众球场缺乏关注度。因此,未来我们期望各大高尔夫媒介增加对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关注度,大力宣传公众高尔夫,为推进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作出贡献。
(五) 高消费性
我们对我国内地的6家公众高尔夫球场消费价格进行了统计,18洞全包价格显示,平日公众高尔夫球场均价为513.3元,假日全包价均价为668.3元。这个价格与朝向集团统计的全国访客18洞平均打球价格平日均价为796元,节假日为1077元相比,公众球场在平日均价上要比全国访客均价要少282.7元,低于全国访客价的35.51%;在节假日均价上要少408.7元,低于全国访客价的37.95%。总体上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的消费价格要比传统球场要低得多,体现了它的公益性与平民性,从社会效益而言有效地减缓了社会分化,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性。但是场均高达500元以上的消费价格对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的特殊国情而言(统计年鉴,2010),公众高尔夫球场仍属于高消费性的运动设施。
(六) 建设、经营、管理与养护的高成本性
中国的高尔夫球场都以超高标准、高规格建造自居,势必球场的建设、经营、管理与养护的成本都会相应增高。这种心态也影响到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市场开发,对球场的投资者或者经营者而言,成本的支出主要包含在三个方面的投入:前期支出、中期支出和后期支出,前期投入是一笔巨大的成本支出,其中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土地征用问题成为制约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决定性的因素。当前国家对高尔夫球场用地进行了严格审批与限制政策,导致球场地价高昂,据资料显示,一块占地近千亩的高尔夫球场用地征地的费用,加上业内都流行高薪聘请国外著名球手或设计师设计球场的费用,再加上18洞国际标准场地的建设费、会所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球场养护器械的购置费等,差不多需要投入上亿元,甚至更多。由此看来,地价已成为高尔夫放下贵族身份的主要制约因素。中期投入是指场馆基本建设完成后,开始正式运营阶段需要的投入,国内一个标准的高尔夫球会在正式运营过程当中一般需配备300~500名从业者,员工的工资、福利以及用于球场草坪管理与养护的费用、机械折旧费、设施维护费,加上进行市场开发的费用等,都需要相当大的经费开支。后期支出除了满足球会正常运行的成本支出外,另一笔重要的开支是高达10%~23% 的营业税,尽管我国某些省份已经开始降低了高尔夫的税收标准,特别是部分省份已经对现有公众高尔夫球场的税率按5%征收。但是总体还不彻底,高尔夫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将消费税降到3%~5%的目标还很远。高税收导致球场经营、管理与养护的成本增高,这迫使球场不得不收取高费用来填补。直接导致打球者庞大的打球开销,这样就形成了“高投入、高税收、高消费、高亏损”的怪圈。作为高尔夫球场投资主体者而言,与其投资经济效益回报率低、投资回收周期长的公众球场还不如投资回报率高、投资回收周期更短的传统会员制球场来得更实际一些。这种局面是不利于高尔夫球运的普及与推广。
五、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对策
任何一项运动只在极少数人中想得到发展是不可能的,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这种局面不利于高尔夫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只有蛋糕做大了,每个人分得的才能更多。我们应该大力倡导高尔夫球运动的体育运动属性,使更多的人能享受这一类运动的魅力。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面向社会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合理开发与建设一批公众性的高尔夫市场,在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原则下通过合适的经营管理模式与营销手段,使这一类公众性的高尔夫球设施能持续发展下去。这样势必形成:封闭式的球场、半封闭式球场与开放式球场的三足鼎立状态,也网罗了低中高收入三类消费者人群对高尔夫球运动的参与,使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形成稳定的金字塔形的梯队构建,无论是从竞技人才的培养层次还是大众高尔夫的普及发展以及整个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层次上都值得推广。
(一)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的原则
1、坚持公众高尔夫球场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促进
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市场开发、建设、运营与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立足高尔夫运动项目本身,面向大众群体服务。以人为本,以社会公平为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为最终实现高尔夫球运动的大众化发展目标,公众高尔夫球场应该始终坚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2、坚持社会办与国家办相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公众高尔夫球场作为一种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应明确政府在普及与推广高尔夫球运动项目中的基本责任,强化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兴办公众高尔夫球场的积极性。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尊重并保护不同主体的利益,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公共高尔夫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3、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坚持高尔夫球运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处理好大众高尔夫球运动、竞技高尔夫球运动、高尔夫产业等各类高尔夫项目之间的关系。协调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公众高尔夫球场项目发展,加大各方民众对公众高尔夫球场项目的支持力度。科学发展公众高尔夫球场、会员制高尔夫球场、半会员制高尔夫球场以及日收费高尔夫球场等各项高尔夫设施的结构与比例,当前应该着重发展公众高尔夫球场,其他类型的高尔夫球场酌情发展,处理好眼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重点与一般、规模与效益等各种关系,最终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4、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开发与发展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深入研究当前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开发与经营管理现状后要不断加强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新时期大众高尔夫球运动项目普及与发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实现公众球场发展的理论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加快公众球场的开发与建设进度,以实现整个中国高尔夫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5、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规范开发公众高尔夫球场
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整个高尔夫行业的法制建设。国家对待整个高尔夫行业不应该用以前“一刀切”的做法。对公众球场开发项目而言,应该纳入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范畴领域,通过采用相应支持和鼓励的法律条文进行扶持。重视和发挥法律法规在调整高尔夫行业的公众社会关系、建立和维护高尔夫行业的发展秩序、处理高尔夫行业发展的矛盾和纠纷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高尔夫行业发展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促进高尔夫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6、坚持科学发展公众球场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重视和发挥科技、教育、人才队伍在公众高尔夫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高尔夫相关专业技术的进步,依靠当前高尔夫教育的发展,依靠高尔夫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发展和壮大公众球场队伍。
7、坚持以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原则
绝大多数民众认为既然是公众球场就应该有一定的公益性,不能以盈利为目的。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一个产业或产品不讲究盈利,它的生存就不会有可持续性,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公众高尔夫球场应该以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原则进行经营。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并不是指不能盈利,盈利的前提是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大众性和平价性。采用科学和有效的经营与管理手段,通过适当的盈利来维持球场基本运作和收支平衡是每个球会最基本应该达到的,这主要是针对当前普遍的球会所有者过于追求暴利,急于在短时间收回成本,而采取的种种不利于公众准入局面。
(二)大力开发与建设一批公众高尔夫球场
从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健身活动、高尔夫运动的推广、普及以及行业的发展等角度,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公众高尔夫球场。在一般打高尔夫球者的印象中,公众球场意味着廉价、意味着管理粗放、意味着品质较低、意味着设施简陋。其实不然,公众球场其实也可以有高品质的场地、高水准的服务、规范精细的管理和采取全开放的方式经营,公众球场的经营方式也可以进退自如,可以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经营得当也可以获取不错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设计与开发不同类型的公众高尔夫球场以及采用不同类型的球场经营模式,下面从所有权类型和球场建设类型两个角度来探讨未来我们应该建设与开发什么样的公众高尔夫球场。
1、开发与建设多种所有权类型的公众高尔夫球场
从球会所有权上我们可以将公众高尔夫球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政府所有权型公众高尔夫球场;第二种为业主所有权型公众高尔夫球场;第三种是结合二者类型的一种政府和业主相互协调型公众高尔夫球场。
1)政府所有权型公众高尔夫球场
这一类型公众球场就相当于美国的“市政高尔夫球场”(可以说是纯粹意义的公众球场)。但是美国的这类球场经营模式差异很大,收费更相距甚远,有收费低到几美元的自助式球场,也有像圆石滩球场(Pebble Beach Golf Links,CA)和松林度假乡村俱乐部(Pinehurst Resort & C畅C畅,NC)等那种很知名公众球场,此类球场18洞的收费可高达数百美元。这类球场的共同点,就是它的投资主体是政府机构,球会的所有权归政府,我国大陆第一家公众高尔夫球场----深圳龙岗公众高尔夫球场就是属于这一类型。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群众呼声最高,同时能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的那类低价格公众高尔夫球场。这类“市政高尔夫球场”实质上应该不属于一种投资行为,是一种非商业性质的经营实体,更相当于是一种由政府财政投入的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是一种公益性极强的体育基础设施,是政府推动全民健身体育运动的一项措施,面向的市场是整个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球场建设更趋向于它的运动功能,不发行终身会员卡,其他配套设施一切从简,价格则由当地政府研究制定并控制,收费标准整体比较低,管理也相对比较粗放。当然这一类球场的建设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及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国家宏观高尔夫政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土地优惠政策的制约,同时还有赖于国家对这一类公众高尔夫球场税收政策的调整,这样才能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发展这一类球场。
2)业主所有权型公众高尔夫球场
这一类公众高尔夫球场是指在不违背公众球场的基本概念(不发行终身会员证、面向社会公开经营)的前提下,业主可以是民间投资开发主体、国有企业和其他开发主体,如学校、社区和社会第三部门组织等,其中民间投资开发主体又可以是民营企业、集体经济体和私人机构等,球场所有权归以上投资业主。有别于政府所有权的公众高尔夫球场,也有别于封闭式与半封闭式私人球场的价值取向,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综合权衡后,根据业主自己的实际投资能力以及市场需要,建造与开发公众高尔夫球场,球场实施差异化经营的方式,价格的制定通常依据当地主要目标市场的消费能力、球场的品质、服务能力、管理的科学规范性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来获取球场最佳的经济效益。这一类球场的经营方式比较灵活,进退自如。
3)政府与业主协调型公众高尔夫球场
这是由政府和业主之间相互协调,通过对公众高尔夫球场的规划设计、建造与经营管理养护过程中相关问题共同探讨决策的一种模式,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运作程序也比较复杂。由于公众高尔夫球场存在市场开发主体的多样性和经营形式的公共性之间存在不对称,导致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业主开发商们和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的的政府,在由单一经济功能向多功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着冲突。因此,建立政府与业主互动模式的主要目标就是协调、消除或减弱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中各利益主体的内在冲突,二者对关键问题的协商共同规避了一些潜在的风险问题和其他不利因素,可以促进公众高尔夫球场的良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最近才流行于高尔夫球场开发与建设的模式。这类开发模式通常包含以下三种方式:① 特许期权开发模式,如BOT(建设— 经营— 转让)经营模式、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模式、BOO(建设—拥有—经营)模式和BTO(建设—转让—经营)模式等;② 政府授权供给模式;③ 政府委托供给模式等。
2、开发与建设非标准类型公众高尔夫球场
当前国内几个知名的公众高尔夫球场都是按照标准型高尔夫球场建造,整体的建设类型单一,应该大力开发与建设非标准类型的公众高尔夫球场。首先,主要是有针对性的发展公众非标准型的高尔夫球场,主要包括公众3杆洞高尔夫球场、公众短距离高尔夫球场、公众非传统布局型高尔夫球场、公众切杆和推杆高尔夫球场,这类球场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存在着空白,国人知之者甚少。其次,还要大力发展其他类型的公众高尔夫球场,主要是那些占地面积少,投资少的公众高尔夫练习场与公众非传统型高尔夫球场设施,包括公众推杆练习场、公众迷你型球场、公众帕特式高尔夫球场、公众室内虚拟高尔夫设施等。非标准类型高尔夫球场通常由于具有占地面积小、运动花费时间小、技术要求较低同时价格较低等特点,是标准公众高尔夫球场的有益补充,它在普及与发展高尔夫球运动进程中也起主要作用。
(三) 走平价路线
高尔夫球运动发展到今天,向来都被公认为是一项高品位、高素质的运动,这与高尔夫球运动本身流露的“贵族血统”分不开。我国高尔夫俱乐部的高投资、高消费的定位,使高尔夫曲高和寡,陷入了孤芳自赏的封闭性经营之中,即使球会因会员不足难于短期收回投资,也使高尔夫失去群众基础,限制了产业化发展。与传统会员制球场相比,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虽然有一定的平价性和公益性,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高消费性,在公众高尔夫球场消费的人群仍属于社会中上层群体,改变现状就要实行大众化经营,其中消费价格是大众最关心的问题,走平价路线将会使更多的人群走进公众高尔夫球场并爱上这项运动,具体定价标准可以参照海南省文体厅(2010)颁布的《海南省公众高尔夫球场认定试行办法》中制定的价格标准,该“认定办法”中强调公众高尔夫球场原则上不高于所在市县普通球场实际收费标准三分之一的价格。这样的定价标准对广大普通民众而言才具有诱惑力。
(四) 要实施差异化的经营与管理
前面提到过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设施在设计、建造、运营与管理过程中整体表现出它的高标准性和高成本性,直接也导致了它的高消费性,这是一种市场不够规范、不成熟的表现。我们要解决或改变这种单一性发展的局面,就需要实施差异化的经营与管理。在公众高尔夫球场市场总体走平价路线的同时应该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开拓公众高尔夫市场的魄力,思考并决定公众球场的经营模式、市场定位、产品设计、品牌形象等,走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公众球场发展模式,变单一的经验模式为积极的差异化的经营与管理方式,促使各种类型的公众高尔夫球场更加稳步、快速、健康地发展。其次,要从公众球场现有的经营条件出发,以差异化的管理来弥补先天的缺陷或不足,有时还要充分利用在球场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差异性,或球场的地域特征所赋予的差异性,制造并推广球场经营的差异性卖点,从而使公众球场的总体类型存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五)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在当前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极度落后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对开发公众高尔夫球场给予政策上的突破和实质上的支持,公众高尔夫球场作为一种大众体育运动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政府作为职能部门应该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发展的基础上制定较严格的公众球场审批标准、认定标准、价格制定标准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相关土地优惠、资金资助、税收优惠、超额补贴等实质上的经济支持用来鼓励开发与建设公众型的高尔夫球场。政府的支持力度将对未来公众高尔夫球场项目的市场开发起到重要的作用。
(六) 加强协会建设, 引导发展方向
要根据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级高尔夫协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在公众高尔夫球场开发与建设项目发展中的主体主导作用,引领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和规范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下属各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其作用,指导地方协会完善组织构架,加强内部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指导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探索高尔夫球运动大众化、职业化和俱乐部制的发展道路,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发挥协会的凝聚作用,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高尔夫球运动大众化发展。
(七) 扩大对公众高尔夫的宣传力度
当前由于国内各种媒介对中国公众高尔夫的宣传报道太少,导致公众高尔夫球场的相关信息与发展优势不被众人所了解,也不被投资业主所看好。因此未来我们期望各大媒介能增加对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关注度,大力宣传公众高尔夫,在推进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中作出贡献。中国现有的高尔夫媒介主要有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赛事机构等。其中中国高尔夫的平面媒体主要以专业杂志、期刊为主,主要有《高尔夫大师》、《高尔夫杂志》、《高尔夫周刊》、《高尔夫》、《高球先生》、《高尔夫导航》、《时尚高尔夫》、《中高协场地委员会会刊》、《中国高尔夫管理》、《中国高尔夫》等数十种刊物和传统的新闻报纸等。中国高尔夫的网络媒体主要包括门户类网站与行业网站两大类,其中门户类网站主要包括腾讯高尔夫、21CN高尔夫、搜狐高尔夫、高尔夫频道、新浪高尔夫、和讯高尔夫以及各省市地方政府高尔夫协会网等;行业网站主要包括中国高尔夫网、唐高网、高尔夫旅行网、泛高网、高尔夫时代网、高缘网、高尔夫球迷网、高尔夫团购网等数十家高尔夫网站。近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的传播是最高效的,各大网站也报道了一些公众球场的信息。另外像深圳龙岗、光明、华侨城、滘西洲、凤凰山它们都建有自己的球会网站,为宣传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另外,可以在现有公众高尔夫球场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一些赛事,如“月历赛”、“公众杯邀请赛”、“青少年巡回赛”、“业余高尔夫精英赛”、“青少年夏令营赛事”以及各企业赞助形式的比杆赛、比洞赛以及团体赛等中小型赛事。通过这些赛事在培养和锻炼一批高尔夫球手的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公众球场的了解和认识,充分肯定其在推广和普及高尔夫球运动方面所作的贡献。
第四节 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开发与建设应该在充分考虑市场的现实条件下,结合当地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和近期建设计划进行规划与建设,具体要注意的事项有如下几点。
1(1)公众球场的设计规划应该与城市近期发展建设计划和远景目标紧密结合。与城市发展建设步骤相协调,统一规划与合理布局。采取分期实施的策略,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逐步探索适合于当地公众高尔夫球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模式。
2(2)球场建设考虑公众需求,尽量降低成本。大众化作为公众高尔夫运动的宗旨,球场的标准按照三个档次考虑。规划以中、低档为主,不要求标准规模,因地制宜。
3(3)公众球场的选址规划应有利于土地合理利用和环境改良。现在有些球场因为占用耕地而备受指责,政府部门可以严格制定球场选择的标准,控制占用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鼓励利用荒地、滩涂、甚至废弃的垃圾填埋场、矿场等地来建设公众球场,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改善环境,又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便于平价性与公益性经营,更可以节省良好的可建设用地,有利于高尔夫球运动的普及。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公众高尔夫球场环境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行为,还要严格控制利用公众高尔夫球场建设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让高尔夫发展沿着科学、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
4(4)在公众球场选址、设计、管理等方面要遵循高尔夫的一般规律,走专业化发展的路线,选址方面大都遵循了45分钟车程半径的理论,即从市中心开车出发,45分钟之内可以到达球场,因为超过45分钟将影响客人的打球心情。同时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尽量要选择有公共交通工具能到达的地方。
5(5)加强规划管理,着重建设小型公众高尔夫球场。将高尔夫球场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合理建设公众高尔夫球场和迷你型高尔夫球场,多建设独立练习场,让球场趋于小型化,服务大众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价格适中的打球服务。另外也可考虑丰富球场的功能,提供多种环境类型和特色,如儿童、青少年、初级水平球手以及残障人球场等有效的促进我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大众化发展。
6(6)注意健全行业规范,加强政府引导。由国土资源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吸纳高尔夫从业人员和相关专家的建议,推出一个真正的行业规范,让高尔夫的发展能够有章可循,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应该发挥协调政府和高尔夫企业间关系的作用,及时将业内人士的声音传达给政府,通过经常举办高尔夫相关论坛建立高尔夫同行业工会,讨论和协调高尔夫发展的相关问题,为高尔夫大众化发展铺平道路。
7(7)加强高尔夫文化教育,传播高尔夫文化。让高尔夫文化深入人心,让大众产生对高尔夫的向往,这样才能使中国高尔夫沿着正确、健康、持续的轨道发展,特别重要的是要开展高尔夫各层次管理人员的教育,实现高尔夫管理人才的本土化,这样可以降低高尔夫球场的成本,促进高尔夫的发展,实现大众化。
8(8)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模式。可以通过与旅游业结合的方式、结合社区开发的方式、学校自主开发的方式、对现有球场进行转制的方式、BOT 开发的方式以及社会第三方组织开发的方式等进行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开发。
公众高尔夫球场作为大众进行高尔夫球运动的最佳基础设施,它的市场开发与建设最能代表高尔夫球运动项目的普及与发展程度。在当前高尔夫球运动正式回归奥运,回归体育本质的背景下,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公众高尔夫球场出现。而公众高尔夫球场也会面临的各种困难与问题,总体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一定要适应国际高尔夫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形势,立足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立足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在为国家整体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推动我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感谢大家对《高尔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的关注,连载42个系列,至此本著作已经全部连载结束,想阅读以前的章节,可查看历史消息。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及提供意见,谢谢!
《高尔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编委会
主 编:常智慧 韩烈保
副主编:段小春 郁小平 谭晓晖 周德 徐博
编 委:李海鹏 袁 洁 谭国平 王玮
本专著共包括九个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高尔夫投资管理
第三章 高尔夫俱乐部质量管理体系
第四章 高尔夫俱乐部财务管理
第五章 高尔夫俱乐部运营管理
第六章 高尔夫赛事组织管理
第七章 高尔夫俱乐部场务部管理
第八章 高尔夫地产
第九章 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